豇豆,又称豆角、长豆角、带豆、裙带头,属于豆科,是一种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嫩豆荚肉质肥厚、脆嫩,适合炒食、凉拌、腌制或加工干制。豇豆耐高温,尤其适合在夏季种植,是一种重要的补充蔬菜。此外,干豆粒可与米同煮,既可作为主食,也可用于制作豆沙和糕点馅料。
豇豆的根系发达,主根深达50至80厘米,但育苗移栽后,根系主要集中在15至25厘米的土层内。其根的再生能力较弱,适合直播或育苗移栽。
豇豆的茎具有蔓生、半蔓生或矮生的特点。子叶出土后,基生叶对生,单叶结构。第三真叶以上则为三小叶组成的复叶,互生排列。总状花序通常具备4至8个密集的花蕾,花朵颜色多为紫红、淡紫或乳黄色,自花授粉,通常每花序结荚2至4个,荚果呈线形,长度在30至100厘米之间,颜色包括浓绿、绿、淡绿和紫红色。每荚含种子8至20粒,种子的颜色多样,包括紫红、褐、白、黑和花斑,千粒重约120至150克。
豇豆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长豇豆、短豇豆和饭豆。长豇豆荚果长度超过30厘米,适合菜用;短豇豆的荚果长度在30厘米以下,主要用于粮食;饭豆属于硬荚种,食用籽粒,主要用于粮食栽培。根据开花的光周期要求,豇豆还可分为春豇豆和秋豇豆,江淮流域春豇豆的优良品种有之豇28-2和红嘴燕,而秋豇豆则有浙江的秋豇51-2和秋豇17号等品种。
在播种之前,需进行整地并施施基肥。豇豆的种植主要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法,播种的具体时间和方法可参考相关栽培表。
豇豆在早期的上架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定期理藤和引蔓上架。在伏季情况下,结荚期需要充足的肥水供应,管理方法与菜豆相似。
豇豆的采收时间因品种而异,早豇豆从5月下旬上市到7月上旬结束,每亩产量为750至1000公斤;春豇豆6月中旬上市至8月上旬,亩产量为1000至2000公斤;伏豇豆在7月上旬至9月下旬采收,每亩产量为1000至1500公斤;秋豇豆则在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收成,亩产为500至750公斤。留种时,应选择生长良好、开花早、结荚多且无病虫害的单株进行留种,通常每亩可收集约75公斤的种子,并需进行及时的脱粒和杀虫处理,以保证种子的质量。
豇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适合多种烹饪方式。通过合理的种植与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豇豆的产量和品质,为人们的饮食健康做出贡献。
上一篇:长豇豆干制作工艺解析
下一篇:33-47种豇豆的多样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