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灰霉病主要出现在气候潮湿且低温的条件下,尤其是大棚种植时,若通风和采光不佳,则更容易传播。一旦出现病害,必须及时防治以保护南瓜的健康生长。
在设施种植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与排湿,确保空气湿度低于85%。白天的温度应控制在26至30℃之间,以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在栽培过程中,采用高畦地膜覆盖和适度的暗灌水,可以有效地减少田间湿度。若条件允许,可考虑使用滴灌系统,以避免漫灌导致的过湿现象。
定期清理大棚内的尘土,以增强光照强度。合理的密植方案也是防治南瓜灰霉病的重要环节,避免植物的徒长现象。推广宽行种植技术,同时在生长初期适当控制浇水,增加中耕操作,有助于提升地温,降低湿度,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南瓜植株,及时摘除病叶、黄叶和雄花,以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风与采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此外,在采收结束后,务必彻底清除病残体,并将其带出大棚外深埋或焚烧。对于重感染的地块,建议在农闲时进行深翻,以减少病害传播的可能性。
在南瓜灰霉病的初期阶段,可使用10%腐霉利烟剂进行熏蒸,按照每亩用药200至250克的比例来施用,熏蒸时间为3至4小时。另外,使用45%百菌清烟剂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每亩每次250克即可。或在傍晚时候应用10%杀霉灵粉尘剂,每亩1000克,每隔8至10天施用一次,连续使用2至3次。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及其他不同药剂进行交替喷洒,每隔7至10天喷一次,从而有效防治南瓜灰霉病。
上一篇:南瓜黑星病用什么药物进行防治?
下一篇:南瓜炭疽病用什么药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