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早春棚室白菜是一个需要精心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帮助您获得丰收的白菜。
为避免早春棚室白菜提前抽薹,建议选择耐低温、抗病且结球早的优良品种。目前适合的品种包括春夏王、阳春和日本春大将等。这些品种能够更好地适应春季的气候变化,从而提高产量。
在整地之前,每亩地需施用5000千克腐熟的优质圈肥。这可以为白菜的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耕翻后要将土地耙平,然后进行作畦的准备工作。
在2月的上中旬进行播种,每亩约需100克种子。可选用温水或药剂对种子进行处理,然后播种在10×10厘米的营养钵内,覆盖0.5厘米厚的土壤。苗期要注重保温,确保出土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5到28℃,夜间保持在20℃;出苗后,白天温度应调至20℃,夜间在12℃以上。
一般情况下,苗龄应控制在40到45天,待叶片长至六七片时进行定植。在定植前的10天内,可以采用低温炼苗的方法,以增强苗的抗逆性。
通常在3月下旬进行定植时,每亩施用4立方米充分腐熟的鸡粪、25千克磷酸二铵或30千克三元复合肥。作畦时应将畦宽设为60厘米,高度为10厘米。定植的密度应控制在35×60厘米,因3月下旬天气变化无常,需在降温时用草苫围住棚外,棚内部可加盖小拱棚,确保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8℃,以防止抽薹与开花现象。
在缓苗阶段应尽量保持封闭状态,以促进温度升高和缓苗。进入4月份后,白天可调整为25到28℃、夜间为15到18℃,并坚持每天放风。
从定植到收获期间,浇水次数控制在四到五次即可,并在封垄前进行中耕处理。定植后10天浇一次缓苗水,同时亩追施尿素15千克。进入包心阶段时,每亩施用白菜专用肥25千克以确保营养充足。
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建议在苗期喷施杀毒矾和多菌灵进行预防。莲座期后,继续喷施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以对抗霜霉病;中后期应注意喷施吡虫啉或其他药剂来防治蚜虫等害虫。
适合保护地种植的白菜品种通常不耐热,因此应适时采收以防止烂心。从定植开始50天后,白菜的包心会逐渐紧实,此时若心里有六七成紧实即可进行采收,确保最佳的市场销售状态。
通过以上几个关键步骤,相信您能够顺利种植出高质量的早春棚室白菜,实现丰收的目标。
上一篇:大白菜新品种在福建福州市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