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黑星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其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星状多边形的孔洞,并且孔洞的边缘通常伴有黄晕。这种现象并非由虫害造成,而是南瓜黑星病的显著特征。若病害在早期严重发展,可能导致南瓜的生长点腐烂,从而形成秃桩。在后期,果实也会受到感染,表面出现琥珀色至灰褐色的胶状物,最终导致果实畸形。此病害通常在高湿度和低夜温的环境下尤为严重,因此,做好早期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南瓜育苗阶段,建议在建设苗床时,每平方米土壤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克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播种。在病害初期,可以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稀释1000倍液、1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稀释22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稀释500倍液、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至6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稀释1500至2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稀释8000至10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稀释2000倍液、以及20%腈菌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至125克每亩等。这些喷雾药剂可以每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防治3至4次。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地区,黑星病的病原体对多菌灵已经发展出抗药性。为此,推荐使用40%氟硅唑乳油,稀释3000至3500倍液替代多菌灵。此外,可选用配方药物进行综合防治,例如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液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液混合使用,或是2%武夷菌素水剂稀释150倍液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600倍液联合喷雾,以提高防治效果。
上一篇:南瓜枯萎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下一篇:南瓜灰霉病用哪些药剂可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