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黄作为一种高档保健蔬菜,近年来在我国的种植速度迅猛。自1998年引进多个品种以来,韭黄的种植面积现已超过600公顷。以下是我们在种植韭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
用于韭黄栽培的韭菜品种繁多,主要分为大叶和小叶两种;根据成熟期又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经过多次试验,我们认为四川成都的“犀浦韭”品种表现最佳。该品种生长迅速,产量高,耐寒、耐肥且抗病,分蘖能力强,叶片也较宽、厚且数量多,适合韭黄的栽培。
韭黄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适宜选择深厚、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的沙质壤土,以确保良好的保水和排水能力。
韭菜属于一年种植多次采收的蔬菜,因此整地时需深翻土层,以促进根系的发育。深耕土层25-30厘米,并在整地后暴晒3-5天。根据地块大小,设置适合的排水和灌溉沟,以便于后期管理。
每667平方米的播种量为2公斤,播种前需在畦面开好沟。沟宽约17厘米,深度应保持在17-20厘米,并在沟底撒一层细沙以填补空隙。在播种后覆盖薄薄的细沙并施入腐熟的人粪尿以促进生长。
选择健康的老蔸进行分株,每667平方米约需4000-5000株。开好深度20-25厘米的沟,每667平方米施入适量有机肥,确保良好的生根环境。
韭苗长至7-10厘米时应追施稀薄的人粪尿,保持土壤湿润。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适时施肥,以确保健康生长。
培土是促进假茎软化的重要措施。每次培土前施肥,注意根据韭叶的高度进行分批培土。割青后继续施入肥料,以确保后续生长。
在割青后及时覆盖草帘,以保护韭黄的生长,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韭黄长到一定高度时,应及时收割,其时间受气温的影响。收割后应进行适量施肥,为下一轮的种植做好准备。
韭黄主要受灰霉病、疫病和黄萎病影响。定期喷洒合适的农药,并选择抗病品种以降低病害发生率。
针对韭菜迟眼蕈蚊等者虫害,及时使用灌根药物防治,以保护植物健康。
撇除杂草可采用人工除草或喷施除草剂相结合的方法,保证韭黄的生长空间。
通过科学的种植与高效的管理,我们可以在保证韭黄产量的同时,提高其品质,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上一篇:无公害韭黄高产种植技术解析
下一篇:韭黄生产中的土壤软化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