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黄软化栽培有多种方法,包括瓦筒法、包叶培土软化法和草棚盖韭软化法等。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往往存在劳动强度大和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黑色农膜覆盖法逐渐受到关注,其在韭黄栽培中的优势不容忽视。
与传统的瓦筒法相比,黑色农膜覆盖法每亩可节省约400元的成本。此外,该方法能够实现增温、避光、保湿和除草等多种功能,提高了韭黄的生长效率。在实施这种方法时,需采用深沟高畦的种植方式,并在育苗前施足养根肥,整个育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通风,以防止棚内高温影响植株健康。
在遇到连续阴天或高温天气时,应在夜间揭开膜片通风,帮助降低温度和湿度,从而避免韭黄腐烂现象的发生。
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开展了利用平顶山市农科所选育的二年生韭菜791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其与常规瓦筒法相比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果。
韭菜收割后,每40平方米施入120公斤腐熟的粪肥和10公斤干禽粪,松土养根。为了杀灭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可使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与40%粉锈灵6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待韭菜芽生长至2厘米高时,开始培土覆垄,覆盖厚度约为6厘米,畦沟深度30厘米,以利水分渗透。
在盖膜之前,需要准备直径为6-8厘米、长50厘米的竹筒,沿菜畦两边每隔5米横放一根竹筒,确保棚内良好的通风。采用这种方法,韭黄通常在12到15天内即可收割,时机把握得当可避免老化,通常在高温天气时8到10天后即可进行收割。
根据实验结果,使用黑色农膜覆盖法分别与瓦筒法对比,收获的韭黄数量相差明显。
黑色农膜覆盖法每40平方米的产量为111.2公斤,而瓦筒法为104.2公斤,前者增产7公斤,按亩计算增产达到87.5公斤,增幅为6.7%。在用工方面,瓦筒法每40平方米需360个瓦筒,劳动强度高,而且夜间需要揭开瓦筒盖子进行通风,与之相比,黑色农膜覆盖法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劳动强度明显降低。
在投资方面,采用黑色农膜覆盖法,每40平方米需要4.2公斤农膜,费用约为35元;而瓦筒法则需一次性投资846元用于购买360个瓦筒。黑色农膜可以使用多个茬次,五年内的投入相差419.75元,显示出其经济效益的显著优势。
上一篇:韭黄与鱼丝的美味炒菜
下一篇:无公害韭黄高产种植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