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蔬菜,掌握其种植与管理技巧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以下是韭菜在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管理措施,帮助种植者在不同季节维护韭菜的健康生长。
在11月上旬,经过几场霜冻后,韭菜的营养物质将集中于鳞茎中,开始枯叶。此时,应及时清理韭畦中的秸秆、枯叶和杂草,减少有害病原的滋生,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清畦后,需挖除韭墩鳞茎以上的表土,使鳞茎暴露于外,进行自然日晒与夜冻,这是打破休眠的有效方法。同时,这一步骤有助于消灭潜伏于韭墩中的害虫。在操作时,务必小心避免伤及根部。
在扒墩后约6至8天,每666.7平方米的面积可使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80公斤进行根部灌溉,预防韭蛆的侵害。
灌根3至4天后,在行间开沟施肥,建议每666.7平方米施用2000至3000公斤腐熟优质有机肥或150至200公斤的饼肥。施肥后要覆土平整,再进行浇水,待土壤下沉后,再次覆盖细土以牢牢掩盖韭墩。
韭菜扣棚后,通常在大约25天后便会出苗。出苗后,棚内的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至25℃,夜间要尽量保温,以保证韭菜的健康生长。
当苗高达到6至7厘米时,应进行第一次培土,培土高度为3至4厘米;当苗高达到10至1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高度为6至7厘米。这一过程建议重复2至3次,以形成土堆,提高韭菜的根系生长环境。
在割头刀韭菜前不需浇水,待二刀韭菜高达6厘米时,结合浇水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每666.7平方米20至30公斤。收割前的4至5天内再浇水,每次收割后都需要扒垄,晾晒鳞茎,并在新叶生长后结合浇水和追肥进行培土。
当韭菜株高达到20至25厘米时,通常是在元旦前后,这是收割第一茬韭菜的最佳时机。建议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收割,利用韭菜刀从基部收割。之后每隔20至25天进行一次收割,棚内通常能收割3至4刀,每666.7平方米的产量可达5000公斤。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种植者可以有效提高韭菜的产量与质量,确保每一季都能获得丰收。
上一篇:韭菜育苗的施肥技术指南
下一篇:简单识别韭菜新陈种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