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育苗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苗圃地是至关重要的。在选定育苗地后,我们建议进行深耕晒垡,并施足基肥,以保证土壤的肥力。
在每公顷的土壤中铺施5000公斤充分熟腐的优质有机肥,然后将土壤翻耕,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完成翻耕后,要对地面进行整平,并按管理的便捷性设定作畦宽度。一般建议畦宽为1.5至1.8米,而畦长则可设定在7至10米之间,以便于后期的管理工作。
当幼苗长出2到3片真叶时,可以进行第一次追肥。这次追肥的施肥量建议为每公顷施加15千克硫酸铵、10千克尿素或1500千克人粪尿。施肥后,应及时进行浇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
幼苗继续生长至4到5片叶时,可以进行第二次追肥。此时的施肥量应与第一次相近,确保幼苗得到充足的营养。为了保持苗期的生长活力,建议每20天左右进行一次追肥,同时要注重排水防涝,以保持畦面适度湿润。
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生长正常的韭菜幼苗在出苗后的60到70天内就能达到移栽定植的标准。因此,养护与施肥的合理安排将直接影响到韭菜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上一篇:韭菜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下一篇:冬季韭菜棚内外管理要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