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豇豆5号是由襄樊市农科院蔬菜所利用豇豆28~2与1784进行杂交而培育出来的新型豇豆品种。经过2003至2004年的品比试验,其在襄樊市农科院试验基地表现出色,667平方米的平均产量达到2081.5公斤,较对照品种豇豆28~2增产了27.3%。2005年,鄂豇豆5号经过多点示范,其667平方米的平均产量达到了2652.6公斤,比对照增产16.5%。经过专家鉴定后,于2006年完成审定并正式命名,目前累计推广面积约2000公顷。
鄂豇豆5号是一种中熟的蔓生品种,主蔓第一花穗节位为3至4节,每节均可结荚。它的茎枝粗壮,每个花穗可以结出4个荚,通常能结出2至3个荚,荚率可达到70%。该品种花朵呈淡蓝紫色,叶片大小适中,绿色而饱满。嫩荚为浅绿色,荚顶端弯尖带有红点,呈圆形,长度约为66.5厘米,直径约0.87厘米,每荚重约25克,种子粒数在16粒左右,千粒重为145克。
豇豆的种植地块需早耕深翻,以提高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增强土壤肥力。每667平方米应施农家肥1000公斤、磷肥30公斤,并在作畦时再施入三元复合肥50公斤作为基肥,畦宽为1.2米(包沟)。
在西北、东北等寒冷地区,适宜在5月底至6月初播种;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则可以选择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而长江流域的农民可选择在3月中旬育苗,再通过地膜覆盖进行定植,提前采收嫩荚至5月上旬。露地栽培可以从4月上旬到8月上旬分期播种,采收期可延长至10月下旬。
春播时,株行距为30cm×60cm,每穴种植2株,667平方米大约需3700个穴;秋播时,株行距为25cm×60cm,每667平方米应种4400个穴。
当植株开始伸蔓时,应搭架将其引导至“人”字架上,并在搭架后捆绑1至2次。当主蔓长至架顶端后摘心,以促进侧蔓的生长和增加花芽数量。
在整个生长周期中,应合理调节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开花结荚前,肥水控制要适度,以避免蔓叶生长过盛影响开花。初期追肥可每667平方米追施15公斤复合肥,特别是在首次采收后要重施追肥,促进后期的开花结荚。
春播后8至10天可进行采收,秋播则需在花后7天左右采收,采收时应选择嫩荚饱满且籽粒未显露时进行,以保持荚的脆嫩度。
根腐病多发于连作和低洼地,常见症状包括病株下部叶片干枯,根部变色。防治措施包括轮作、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及施用腐熟有机肥。药剂防治可在初期使用70%甲基托布津喷灌植株茎部。
病毒病表现为花叶和卷叶等症状,防治应加强对蚜虫的监控,发病初期可喷洒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进行一次,持续防治2至3次。
煤霉病主要影响叶片和荚,初期可见红色或紫褐色小点,需及时清理病株,保持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清洁田园和灭卵是防治小地老虎的关键。可用糖、醋、白酒和水调制诱杀液,结合使用灭杀毙药剂对付成虫和幼虫。
针对蚜虫可使用吡虫啉1000倍液,每5至7天喷雾一次进行防治。
及时清除落花和落荚,以减少虫源,使用灭杀毙6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确保豇豆的健康生长。
上一篇:豇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解析
下一篇:豇豆小地老虎的有效捕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