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作物时,合理的播种选择和及时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科学播种和种植管理的一些建议,可帮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选择粒大、饱满且无病虫斑的籽粒作为种子,并在播种前晒干1到2天。根据经验,每亩用种量大约为0.5公斤。播种的最佳时间为2月底至3月初,可以采用制钵播种或直播方式。在制钵播种时,建议在2月底开始,每亩大田需留足3.3米宽的苗床,制钵1000至1200只。在播种时,需浇足种子前水,每钵播2粒种子,并及时撒上细泥以覆盖种子,之后使用除草剂并搭建棚架。至于直播育苗,则应在整地后起畦,根据情况决定畦宽,大约2米左右,并在施基肥后1到2天内进行播种,密度控制在每亩1000穴,每穴播2粒,穴距保持在66.6厘米左右。
当豆苗进入抽丝生长期时,应开始搭建支架。在每一穴苗旁插入一根小竹竿,使两穴苗搭成一个“人”字形,同时在畦中间每隔20米左右插入一根毛竹作固定桩。使用16号铅丝将中间的固定桩拉固,然后再拉固田四周的毛竹,避免因风吹倒架子。搭架后,要及时进行松土和除草。
如果选择制钵播种,播种时在苗床施足基肥,移栽时每亩施加有机复合肥6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灰杂肥750公斤,之后在首次采收后进行第一次追肥。在整个生育期中追肥2至4次,每次每亩施豆饼50公斤、碳铵40公斤和复合肥50公斤。在立秋前后必须重施一次追肥,以确保植株得到足够的养分,肥料的数量应根据不同品种适当增加10公斤。
在制钵播种时,结合上籽前水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对钵面进行消毒。覆盖上泥土后,使用水旱灵喷雾以防治苗床杂草。在苗齐后,使用60%防霉宝800倍液进行杀菌防病。如果发现蚜虫等害虫,则在大田前期每亩使用10%一遍净20克与水30公斤进行喷雾治疗。此外,在适当的时候使用5%抑太保、5%卡死克或10%除尽等药剂,并交替使用,保证全年生育期内用药4到5次。在大田生长期结合治虫同时进行防病,每亩喷入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以防治霜霉病,全年用药频率保持在1到2次。
当嫩荚的籽粒略显凸起时即可开始采收,避免过老或过嫩的状态,采收时间可持续至霜降结束。及时采收能够确保作物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提升农作物的生长效果,确保其健康生长与丰收。希望这些种植技巧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扁豆的植物特性及其环境需求分析
下一篇:扁豆(陕豆)的立枯病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