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过程中,选择粒大、饱满且有光泽的健康种子非常关键。在播种前,建议将种子晒1-2天,每亩用种量控制在0.5公斤左右。最佳播种时机为每年2月底至3月初,可以选择制钵播种或直播。其中,制钵播种的时间定在2月底,每亩田需留出3.3米宽的苗床,以便制成1000-1200只钵子。在播种时要确保浇足水,并在每个钵中播下两粒种子,及时覆盖细泥,同时使用除草剂并搭建好小棚,苗床四周也应开设沟系。对于直播育苗,最佳时间为3月初,首先进行大田整地,起畦时畦宽约2米,施基肥后等待1-2天便可播种,每亩播种密度建议控制在1000穴,穴距为66.6厘米左右。
当豆苗成长至抽丝阶段时,需开始搭架。每穴苗旁插入一根小竹竿,将相邻的两个穴苗搭建成“人”字形。在畦中间,每20米左右设置一根固定桩,用16号铅丝将其拉固,田四周的毛竹梢也要进行固定,以防风刮倒架子。搭架后,要及时进行松土和除草工作。
在制钵播种时,播种前应在苗床施足基肥。移栽时,每亩需施用有机复合肥6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与灰杂肥750公斤,并在首次采收后进行追肥。全生育期间建议追肥2到4次,每次施用的肥料包括豆饼50公斤、碳铵40公斤和复合肥50公斤。在立秋前后的恢复期,另需进行重施追肥,以确保植株获取足够的营养。对于不同种类的肥料,数量上可适当增加10公斤。
在制钵播种时,应结合上籽前水使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对钵面进行消毒,然后喷洒水旱灵防治杂草。齐苗后,用60%防霉宝800倍液进行喷雾,以杀菌防病。若在大田早期发现蚜虫,应立即使用10%一遍净20克对水30公斤进行喷雾。针对豆荚螟或夜蛾类害虫的防治,在高峰期需及时使用药剂,其中包括5%抑太保1000倍液或5%卡死克1000倍液,药剂应交替使用,全生育期间施药4-5次,结合治虫进行防病处理,每亩混入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以预防霜霉病等病害,需施药1-2次。
当嫩荚的籽粒略显凸起时,即可开始采收。注意,采收时不宜选择过老或过嫩的豆荚。一般来说,采收时间可以持续至霜降结束,确保品质最佳。
上一篇:白扁豆种植方法与技巧
下一篇:小扁豆的营养价值与健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