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虎,又称土蚕或切根虫,是一种主要危害蔬菜的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两种。它们在苗期地下活动,成虫喜欢糖蜜,并对黑光灯有趋性,主要以幼虫为害。
幼虫孵化后会聚集在植株的心叶及嫩部分,昼夜危害。此时幼虫食量小,抗药能力弱,是防治的最佳时机。三龄后,幼虫食量增加,抗药能力增强。白天它们潜伏在表土中,夜间活动,尤其在清晨露水多时最为活跃,能够咬断幼苗基部或嫩叶。
孵化后的第一、二龄幼虫是防治的首要时期。三龄幼虫在早晨露水未干时也是重要的防治时机。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地老虎的危害损失。
铲除田间杂草和杂物,消灭地老虎的产卵场所及食料来源,深耕翻土,冻凌炕地,灌水等。
使用细胞质多角体病毒和病毒颗粒体可有效杀死黄地老虎和地老虎。可用BT乳剂和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
兔粪液与水混合后密封发酵,使用时过滤后灌根,能有效防治地老虎。
在四月上旬,用糖、醋、酒和水调配的混合液诱杀成蛾,每亩放置5盆,白天盖上,晚上揭开。
使用敌百虫粉与鲜草或鲜菜叶混合后撒于田间,能有效诱杀地老虎。
每天早上采集泡桐树叶,傍晚放置于受害菜田,翌晨收集幼虫,重复使用可基本消灭地老虎。
发现幼苗被咬断时,扒开土层可捕捉到地老虎,连续捕捉几天可消灭第一代地老虎。
发现被害虫咬断的残体时,使用敌百虫液灌根可有效消灭害虫。
上一篇:极早熟春扁豆的种植与管理技巧
下一篇:扁豆早熟栽培技术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