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芽以其独特的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喜爱,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合用于烹饪。本文将为种植者介绍香椿矮化栽培的新技术,帮助提高香椿的产量与品质。
在育苗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当年新鲜的优质香椿种子。理想的种子应该饱满、色泽鲜亮,以红黄色为佳,种仁呈黄白色,并确保种子的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超过40%。
为了促进均匀出苗,可以对种子进行保温催芽处理。使用40℃的温水浸泡种子大约5分钟,并持续搅动。接着,将种子放入20℃至30℃的水中浸泡24小时。随后,捞出种子,控去多余的水分,均匀摊在清洁的苇席上,厚度控制在3厘米,盖上干净布,保持在20℃至25℃的环境中催芽。在此期间,每天翻动种子1至2次,并用25℃的清水冲洗2至3遍。当约30%的种子开始萌芽时,就可以进行播种。
挑选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和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壤作为育苗地。结合整地施肥后,在1米宽的畦内每30厘米开沟,沟宽5至6厘米,沟深5厘米,均匀播下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然后覆盖2厘米厚的土。
通常在播种后7天左右会开始出苗。在未出苗前要严格控制浇水,以免土壤板结影响出苗质量。当小苗长出4至6片真叶时,需进行间苗和定苗处理。定苗之前先浇水,株距保持在20厘米。待苗木高度达到50厘米时,应进行矮化处理,喷施15%的多效唑稀释液,每10至15天喷1次,连续喷2至3次,以控制徒长,促使苗木矮化,增加养分积累。此外,结合摘心处理可以增加分枝数。
在日光温室内栽培香椿时,一定要施足底肥。每亩需施优质农家肥不少于5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尿素25公斤,均匀撒匀并深翻。整畦栽苗时,通常畦宽控制在80至100厘米。
定植的推荐密度为每亩约3万株,株距与行距均保持在15厘米左右。
温度管理上,前几天可不加温,保持在1℃至5℃以有利于缓苗。定植8至10天后,可在大棚中加盖草苫,白天揭开,晚上盖好,以确保棚内温度白天在18℃至24℃、晚间在12℃至14℃。在此环境下,香椿芽可在40至50天内生长出来。
在香椿缓苗后,可以用“抽枝宝”进行处理。对苗木上部4至5个休眠芽进行定位涂药,1克药剂可涂抹100至120个芽,能使芽体饱满,嫩芽健壮,产量可提升10%至20%。
在初栽后需保持较高的湿度,定植后要浇透水,以后根据情况适量浇水,空气湿度保持在85%左右,而萌发后生长期间相对湿度维持在70%左右。
良好的光照对香椿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应使用无滴膜并保证棚膜保持清洁,以促进香椿的健康生长。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白天18℃至24℃,晚上12℃至14℃),香椿芽的生长迅速,呈紫红色,香味浓郁。当香椿芽长到15至20厘米并着色良好时,即可开始采收。第一茬应摘取集中于芽薹上的顶芽,采摘时稍留芽薹以利后续生长。
建议在早晚进行采收,温室内的香椿芽每隔7至10天可采摘1次,一般可采收4至5次,每次采摘后要配合追肥浇水,以确保植物持续良好生长。
通过上述管理和技术,种植者可以有效提高香椿芽的产量与质量,享受可口的蔬菜成果。
上一篇:香椿芽菜的种植与养护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