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粉蚧(Planococcus citri)又被称为柑桔臀纹粉蚧或柑桔粉炒,属于同翅目粉蚧科。其主要分布在中国多个省份,如辽宁、山西、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和四川等地。其中,在北方地区,紫苏粉蚧主要发生在温室内。
这种虫害覆盖范围广,食性杂,可寄生于多种植物上,尤其是药用植物和果树。其主要受害植物包括牡丹、菊花、茶花、君子兰、风仙花、常春藤、十字景天、变叶木、柑桔和棕榈等。
紫苏粉蚧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嫩梢上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梢叶枯萎、畸形及早落。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虫害可能诱发煤污病,进一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雌成虫体长约2.5mm,呈黄褐色至青灰色的椭圆形,表面覆盖白蜡粉,周围有18对白色蜡丝,尾端明显延长,触角有8节。其背部后期会显现出一条青灰色的纵纹。
雄成虫体长约1.6mm,触角有9节,眼睛呈红色,体表也覆盖有白蜡粉,尾端有2根白色蜡丝。
紫苏粉蚧的卵呈椭圆形,长度约为0.3mm,初期为浅黄色,后变为橙黄色。若虫有三龄,三龄若虫体长约为1.1mm,周围的18对蜡丝已形成,触角有7节。雄蛹为橙色,体长1.1mm,眼睛红色,茧呈白色的椭圆形。
在上海的温室内,紫苏粉蚧一年生长三代,越冬的个体包括受精雌成虫和部分带卵囊的成虫,通常躲藏在顶梢或枝干的裂缝中。每年4月中旬开始产卵,进入产卵高峰期后,第一代若虫会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陆续出现,第一代雌成虫则在5月下旬开始出现,随后在6月中下旬达到羽化高峰。在第二代以后,发生期则不再整齐,直到11月中下旬进入越冬阶段。
防治紫苏粉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应加强对植物园和药圃的检疫措施,以防止紫苏粉蚧的入侵。
其次,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修剪枝叶,保持田园的清洁,并注意通风透光,以抑制虫害的繁殖。
最后,当虫害严重时,可以使用防治药剂。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用40%乐果乳油稀释到1000倍液进行灌根,通常乐果是比较常用的药剂。
上一篇:紫苏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方法
下一篇:紫苏叶的形态特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