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隶属于唇形科紫苏属。其根、茎、叶和种子均可用于药用,嫩枝嫩叶拥有独特香气,常用于调味和作为蔬菜,具有优良的经济价值,是理想的出口创汇蔬菜。本文将详细介绍紫苏的栽培技术。
选择适合的紫苏品种非常重要,推荐使用日本的食叶紫苏或国内的大叶紫苏。育苗时,需选择土壤肥沃、通气保水性好的场地进行播种。在每亩苗床上施用腐熟鸡羊粪200kg或浓人粪尿400kg作为基肥,翻耕后,晒垡10天,再撒施复合肥5kg和尿素2kg。苗床高约15cm,并根据地形决定长度和宽度。3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前期喷洒300倍除草通药液进行除草。播种后需保持土壤湿润,并定期施用淡人粪尿,间苗和定苗以确保苗距在3cm左右,约45天后进行移栽。
紫苏适合在多种土壤中生长,最佳pH值为6-6.5的壤土和沙壤土。定植前,亩施腐熟垃圾肥5000kg、粪肥3000kg或鸡羊粪1500kg及复合肥100kg。翻耕整细后作畦,每畦宽90cm,畦沟宽深各30cm。定植时,每亩可栽种1.5万至2万株,需注意防治杂草和害虫。
在紫苏定植20天后,及时摘除茎部下方的叶片和枝杈,有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约一周后,当第5茎节的叶片宽度达到10cm时可开始采摘。5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高峰期,每3-4天进行一次采摘。至9月初,保持3对叶片以确保产量和质量。
幼苗栽植后,每半个月进行根际追肥,每次用量为人粪尿2500kg或尿素10kg。为了促进叶片生长,建议每月使用0.5%的尿素液进行根外追肥。高温干旱时,需适时浇水。同时,定期检查害虫,如叶螨和蚜虫,并使用适合的药剂进行防治,如敌敌畏乳油和速灭杀丁乳剂。
采种可以在留种田进行,也可以在大田中选留部分植株作为种株。需注意红、绿色紫苏的绝对隔离,防止种子混杂退化。为确保种子的充足养分,可将花序上部的1/3剪去,待种子转变为褐色后即可采收。
通过上述种植技术,紫苏的种植可实现高产与高效,期待农户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提高紫苏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紫苏遭受大青叶蝉侵害的虫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