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韭菜的种植过程中,扣膜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掌握正确的扣膜时间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韭菜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要点:
韭菜在根茎休眠期间,需等待地上部分基本干枯后再进行扣膜。适宜的扣膜时间为当地日均气温达到1℃时,通常在辽南地区,扣膜的最佳时机为11月中旬。
在初期扣膜时,尽量保持较高的气温,以促进地温的提高,帮助韭菜快速萌发。第一刀韭菜的生长期,日温应维持在17-23℃之间,尽量不超过24℃,夜间温度则保持在12-14℃。之后各刀韭菜的生长期,温度可提高2-3℃,但总温度不能超过30℃。在冬季,应注意通风,严禁底部进冷风,以免导致根部腐烂。此外,夜温不宜过低,以防引起叶面结露和病害的发生。头刀韭菜的夜温应控制在10-12℃,昼夜温差保持在10-15℃。
当韭菜生长到10厘米左右时,应及时在行间取土培垄,每次培土3-4厘米,连续进行2-3次,最终形成10厘米的小高垄。这一措施有助于灌水,防止叶片下披,并对假茎起到软化作用,进而提升韭菜的品质。
韭菜在扣膜之前通常已浇过足够的水,扣膜后应避免再浇水,以防降低地温或因湿度过大而引起病害。当苗高达8-10厘米时,可进行一次浇水,并结合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8-10千克。需要注意的是,韭菜收获前30天内不得追施任何肥料,叶片应保持干燥,空气湿度应尽量控制在80%以下。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韭菜的生长环境和产量,从而实现优质的收成。注重每个细节,确保韭菜健康成长,将为你的种植带来丰厚的回报。
上一篇:雨季谨防韭菜疫病侵袭
下一篇:韭菜的药用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