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地涌现出多种保护地间作套种模式。其中,小拱棚栽培因其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和技术门槛低而备受农民青睐。自2000年以来,笔者对小拱棚中韭菜、甘蓝和青椒的间作套种模式进行了为期五年的研究与推广,探索出了一年多次收获的有效打法,实现了每亩年收益在1.0万至1.2万元之间,并在533公顷的推广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推荐使用河南791韭菜、浙江嘉兴白根或犀蒲韭菜。
推荐使用8398和荷兰顺丰3012。
推荐使用上海茄门甜椒和农大40甜椒。
针对青椒、甘蓝和韭菜,采用青椒-韭菜、甘蓝-青椒-韭菜的间作模式,行间距设置为2米和3米。在栽培过程中,合理安排各作物的播种与收获时间,以实现高效的生产管理。
在2月中旬,利用阳畦温床育苗青椒,4月下旬定植于大田,株行距30cm×60cm。韭菜则在4月上旬播种,利用沟幅和行距进行合理排布,确保其正常生长。甘蓝在11月下旬播种,翌年2月初进行定植,确保各作物间的良性循环。
选择沙质壤土,前作可选茄果、瓜类等作物。冬季进行土地的清理与施肥,为春耕做准备。播种前细致耙地,施用腐熟的农家肥,采用沟施撒播的方式,确保生长出健壮的韭菜。同时,控制水分和温度,做好浑水、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关键。
育苗期间控制温度,定植前施足基肥,并注意行距。定植后进行适当浇水和中耕,防止植株徒长,保证根系强健。雨季时要提高排水能力,确保良好的生长环境。
甘蓝的育苗与韭菜的生长周期密切相关,定植期间需选择壮苗。施足肥水,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最终实现优质的甘蓝收成。
通过揭放草苫和叶面喷施药剂来降低湿度,防止病害发生。
集中防治疫病和病毒病,采用合适的种子消毒和增强植株抗性的方法。
防治真菌性病害时,注意通风、施用消毒液,以及进行药物喷洒防控。
针对棉铃虫、烟青虫和韭蛆,定期实施喷药措施,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总结来说,小拱棚的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在经济效益和风险防范等方面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上一篇:如何管理越夏韭菜的种植技巧
下一篇:露地韭菜收割的关键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