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冬暖大棚种植越冬苋菜,不仅能在春节前实现上市,而且其收获期可长达4至5个月。每亩的产量可达到3000千克以上,产值更是超过6000元。要有效管理这一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步骤需要注意。
为确保良好的种植效果,选用适口性佳、产量高且抗逆性强的彩色苋菜品种非常重要。建议选择红叶园型的大红袍和全叶红等品种,这些品种能更好地适应寒冷气候。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且杂草少的地块进行整地。建议在11月初进行深耕,深度为15厘米至20厘米。结合深耕,每亩施加3000千克优质腐熟有机肥和25千克磷酸二铵作为基肥。整地后,制作宽1米至1.2米的平畦,确保畦面整细,以利于管理。
播种时间应在11月中下旬,此时为最佳时机。播种前需浇足底水,每亩用种量控制在3千克至4千克。将种子与适量的细沙混合,均匀撒播于畦面,然后用脚踩实或覆盖一层粪土,再覆盖上地膜。此外,使用2米长的竹条支撑高70至80厘米的小拱棚,并加盖薄膜,以保温增湿。
在保证浇足底水的情况下,出苗前不再浇水,一般5至7天即可出苗。子叶出土后,应撤去地膜并进行第一次田间除草和间苗。当苋菜长出2片真叶时,再进行第二次除草和追肥,首次施肥时可每亩施入10千克氮磷复合肥,之后隔15天施加5千克复合肥。每次采收结束后,需及时追肥浇水,以保证苋菜生长。
当苋菜长到4至6片叶,株高达到10厘米至15厘米时,可以开始间大苗上市。同时建议补种苋菜,这样能够实现分批采收,直至6月上旬要进行清茬。务必在间收时掌握“间大留小”的原则,以提高整体产量。
上一篇:苋菜的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一篇:无公害韭菜灰霉病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