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豇豆是由江汉大学农学系利用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之豇19为母本,结合武汉市蔬菜所的5号豇豆作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而育成的优秀豇豆品系。该品种的原代号为早翠4-10-1,因其优越的早熟性和高产量而受到广泛种植。
早熟豇豆的早期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之豇28-2,集中结荚的特性使得其整体单产超过1.95吨。自1994年起,该品种在武汉市洪山区、东西湖区、江夏区、新洲区及黄陂区经过试种示范,其结果令人满意,表现出早熟、高产、丰产性及稳产性优良的特点。
该品种呈蔓生型,节间短而分枝较少,具有深绿色的小叶片,始花节位在2至3节之间。每株可结荚20至25个,单荚重在18至24克之间,荚形状为浅绿色、长圆条型,长度一般在60厘米左右,种子为红棕色,短肾形。早熟性方面,该品种在春播地膜覆盖栽培时可在38天后始花,45天收获;秋播则在31天后始花,38天收获,较之豇28-2早熟6至7天。此外,早熟豇豆对根腐病、疫病和煤霉病等病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其商品性状良好,荚体粗壮、肉厚且耐老。
在武汉地区,早熟豇豆适合于3月中旬至8月上旬进行分期播种,播种量为每公顷30.0至37.5公斤。春季可提前栽培,而秋季则可延后种植。若春季气温过低,可采用小拱棚和地膜覆盖的方式进行栽培或育苗移栽。
建议采取深沟高畦的种植方式,畦宽为1.33米,每畦植两行,穴距保持在17至20厘米,每穴种植2至3株。春播时每公顷应种植12万株,夏秋季节可适当增加密度,增至15至16.5万株。
早熟豇豆对水肥的要求较高。基肥可采用人粪尿、猪牛粪和复合肥,结合条沟深施。在苗期,需结合中耕追施速效肥2至3次,或者进行叶面喷肥。要做好排水管理,确保土壤不积水,并在旱季进行“跑马水”灌溉,同时在每次采收1至2次后,结合灌水追施速效肥。
春植商品荚一般在开花后8至10天采收,而夏植则应在开花后7至8天采收,以确保最佳品质。
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根腐病、疫病、煤霉病,并有效管理蚜虫、豆野螟、美洲斑潜蝇及地老虎等害虫。
早熟豇豆适宜在武汉地区的春、夏、秋季进行种植,是一种十分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
上一篇:豇豆煤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秋冬季节培育壮嫩豇豆苗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