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青枯病的发病通常始于抽蔓上架初花期,这一时期是植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关键阶段。感染该病的植株叶片出现青绿状态,却逐渐萎缩下垂,尤其在正午烈日下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病情初期,植株在早晚的温度较低时尚能恢复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植株无法再恢复,最终可能导致全株枯死。拔起病株时,发现其根茎部不易断裂;进行剖检时,可见到褐色病变。如果将病变部位切取薄片(约半米粒大小),用夹玻片透光观察,可见薄片周围渗出乳白色混浊液体(菌脓),这可以作为确诊本病的依据。
豇豆青枯病的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状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该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粪肥中也可能带有病菌。这些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或施肥等方式传播,并通过根茎伤口侵入寄主在维管束内进行繁殖。病菌偏好高温、高湿及稍偏酸的环境,土壤偏酸、连续种植以及高温多雨的天气更易诱发该病。此外,病菌具有生理分化,不同豇豆品种对病菌的抗性差异仍需进一步调查。
上一篇:春秋季节的红紫皮长豇豆介绍
下一篇:豇豆煤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