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豇豆作为一种高效的农业实践,能够在秋季实现延后栽培。此种方式的亩产量通常可达到3000公斤,收益更是可达万元以上,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豇豆栽培前,需对土壤进行充分整地。首先,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土壤30厘米,并施加农家肥2500公斤、45%复合肥25公斤和碳酸氢铵40公斤。随后,浅翻土壤以便于土肥混合,最后平整土壤并做成宽60厘米、高16~18厘米的垄,沟宽保持在60~70厘米之间。
选择抗病耐热的豇豆品种进行播种,最佳时间为8月初。在播种前,应将种子用55℃的温水加0.1%的高锰酸钾浸泡15分钟,清洗干净后再用清水浸泡4到5小时,最后晾干播种。每垄播种应采取两行,每穴播种3至4粒,播深3到4厘米,播后需即时浇足底水,以确保种子全苗出土。
在豇豆生长期间,需要合理的肥水管理。在齐苗后,每穴应留下3株幼苗,10天后适量浇小水,有助于促进幼苗生长。适时中耕松土,以利于根系发展。当嫩荚长到3至5厘米时,每隔7到10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同时,结合第一次浇水施加每亩15公斤尿素和10公斤氯化钾,从结荚盛期开始,保持浇水与施肥的间隔。
在9月初至10月上旬,须加盖遮阳网和防虫网。当夜间温度降至15℃时,应及时扣棚膜,通常在10月10日左右完成。棚内白天应保持在25℃左右,而夜间则应维持在20℃左右的温度。
植株在伸蔓时,应安装“人”字形架以便于绑蔓。主要蔓的第一花序以下侧蔓需及时摘除,促进主蔓增粗和更早结荚。对于中部的侧枝,应按需摘心,而当主蔓达到18至20节时,即可进行打顶处理。
从播种后第60至65天开始采收,在结荚初期每隔2至3天采收一次,结荚盛期则应每天进行采收,整个采收期约为50天。通过这种适时的采收管理,能够确保豇豆的品质与产量最大化。
上一篇:天马盛产优质绿豇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