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市金阊区蔬菜园艺场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成功总结出适合设施栽培的微型南瓜、豇豆及抱子甘蓝的一年三收高效栽培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使得每亩微型南瓜的产量达到约5000个、单瓜重在250至400克之间,同时豇豆可收获2000公斤,抱子甘蓝则有1000公斤的佳绩,总产值更是突破了1.8万元。
在微型南瓜的栽培中,选用的是苏州市蔬菜研究所研发的迷你南瓜以及日本的迷你桔瓜,这些品种适合保护地栽培。育苗主要在每年1月中下旬进行,将种子催芽后播入育苗盘或苗床。在苗床铺设电加温线,确保苗期温度白天维持在28至30摄氏度,夜间则不低于15摄氏度,避免早期高温对幼苗造成伤害。
在定植前每亩基施3000公斤腐熟有机肥和50公斤三元复合肥,随后进行耕翻并设计4个畦,每畦宽1米、高25厘米,沟宽40厘米,并在畦面上铺设滴灌带和地膜。在每年2月下旬选晴天进行定植,采用三角形定植法,每亩种植约1700株,并在定植后搭建小拱棚,夜间加盖无纺布以保持温度。
定植后5天内需进行棚内闷棚,随后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揭盖薄膜,以保证良好的通风。施肥则在定植后1周开始,需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待到每年6月上中旬,当瓜面呈现出蜡质、瓜皮开始硬化以及瓜柄木质化时,便是采收的最佳时机。
种植豇豆时可选用抗热性强的品种如帮达夏龙与姑苏玉豇等。一般在南瓜植株旁进行免耕套种,确保每穴播3至4粒种子,每亩用种量约为1.5公斤。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并在出苗10天后施加尿素,促进植株生长。
在豇豆的生长过程中,每月至少施肥一次,特别是在第一花序开花时,更需要额外施加磷酸二氢钾以提高坐果率。害虫如蚜虫和豆荚螟需及时防治。一般在每年8月中旬即可开始收获,确保荚内种子不会凸出,从而影响商品性。
抱子甘蓝应选择早熟品种如皇家早生与东方绿生,在每年7月下旬至8月初进行播种,播种后需覆盖遮阳网,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出苗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逐渐移栽至营养钵。
在豇豆收获完毕后,进行适量的土壤改良和整地,每亩施3000公斤的腐熟有机肥,然后定植。定植后的一周内要结合浇水施尿素,随后中耕松土,以防止病虫害。进入生长中期则需保持土壤的湿润,提升产量。
一般情况下,抱子甘蓝应在次年1月上中旬采收,此时甘蓝的单球重应达到15至20克,确保最佳的品质与收益。
通过以上综合管理与技术措施,南瓜、豇豆与抱子甘蓝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成为了现代农业高效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篇:如何预防豇豆死棵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