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甘蓝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通常在5到6月间收获。然而,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尤其是在经历了低温环境后,早期抽苔现象频繁出现。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春甘蓝的食用价值,还会降低产量。因此,了解春甘蓝早期抽苔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春甘蓝的早期抽苔主要是由于幼苗的叶片生长到一定数量,且茎粗达到0.6至1.6厘米以上时,经过一定的低温刺激,花芽便会形成,从而导致次年春季抽苔。尽管国内外进行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但由于抽苔过程的复杂性,此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影响春甘蓝早期抽苔的因素主要包括播种时间、定植时间和品种选择。控制这些因素可有效降低早期抽苔的几率。
为防止春甘蓝的早期抽苔,可以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播种时间应控制在霜降以后,即10月下旬,避免过早播种。此外,定植时间也应适当,过早的定植会导致植株过大,从而增加抽苔风险。
选择冬性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苔的品种,例如鸡心、牛心和京丰一号等,这些品种相对不易出现早期抽苔的情况。
在苗期施肥时要控制肥料的使用,避免植株过大感受低温,从而减少早期抽苔的发生。在定植后应适当控制肥水,以降低抽苔的风险。
通过假植能有效抑制幼苗的生长,通常情况下,春甘蓝应进行一次假植,对于生长过旺的情况可考虑进行第二次假植,但注意假植次数过多可能会影响产量。
除了控制未熟抽苔外,春甘蓝的栽培还需关注其他技术措施,如合理追肥、适时浇水等。在春季温度升高时,掌握追肥的正确时机能有效促进植株的生长,确保其达到良好的结球效果。同时,也要加强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等虫害的防治,以确保产量和质量。
下一篇:葱软腐病的化学防治措施与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