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肥期间,定期对牛进行刷拭和适当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刷拭不仅可以保持牛体的清洁,还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从而提高牛的采食量,便于管理。建议每日定时刷拭1到2次,最好在牛喂饱后于运动场内进行。
架子牛的育肥应分阶段进行。在前期,可以适当让牛在运动场内自由活动,以促进消化器官和骨骼的发育。中期时,牛应被固定在木桩上,允许其进行旋转运动。后期则应将绳子长度缩短至0.5米,以限制牛的活动,使其只能上下站立或睡觉,避免左右移动。
牛只在夜间休息,白天饲喂应在牛舍内,每天应让牛晒太阳3到4个小时,日光浴对牛的皮肤代谢和生长发育有良好效果,有助于被毛的健康和增重。
牛舍的地势应高燥,坐北朝南,房舍应封闭或建成敞棚式。应勤除粪尿,保持牛舍的干燥和清洁,确保空气流通。
在冬季,牛舍的饲养密度不应过大,以防止拥挤和潮湿,保持牛体的清洁,防止寄生病的发生。夏季高温时,应在牛舍前沿或运动场内搭建遮荫凉棚,避免牛只暴露在直射阳光下,以防中暑。气温在夏季超过25℃或冬季低于6℃时,都会明显影响牛的育肥增重。
饲养员应注意饲槽、牛体、饲草料和饮水的卫生情况,每日清扫地面,观察牛的采食、反刍和排粪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定期称重并做好记录是必要的,肉牛育肥期间一般每月称重一次,建议在月底或月初进行,称重时应选择早晨空腹状态。根据增重和饲草料的消耗情况,核算育肥成绩和经济效益。
牛场的场门、生产区、牛出入口和消毒池应定期更换药液,建议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出入大门的人员和车辆也应进行消毒。
牛舍应每天打扫干净,每月进行一次消毒,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大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包括10%到20%的生石灰乳、2%到5%的火碱溶液、0.5%到1%的过氧乙酸溶液、3%的福尔马林溶液和1%的高锰酸钾溶液。
如发现疑似传染病,应及时隔离,预防为主,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包括注射气肿疽甲醛明矾苗、炭疽菌苗、破伤风类毒苗、口蹄疫毒苗和魏氏梭菌灭活苗等。
上一篇:秋季是母牛繁殖的最佳时机
下一篇:喂牛尿素时应避免的饲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