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技术的不断发展,养猪方式对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果的影响日益显著。自1994年以来,美国养猪业开始推广早期隔离式断奶(SEW)技术,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养猪业的第二次革命。通过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充分发挥遗传潜力,SEW技术对猪场的经济效益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将探讨SEW技术在我国养猪业实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
SEW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切断猪只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从而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当猪只不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时,所摄入的营养可以被充分利用在生长上,而不是用于对抗疾病。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猪的育成率和整体健康水平,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经济效益。
实施SEW技术涉及多个关键措施:
经过多次试验,SEW技术在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发病率等方面显示了明显优势。例如,21日龄断奶的仔猪在60日龄时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断奶日龄的仔猪,且其日增重表现也更为优异。
根据试验结果显示,21日龄断奶的仔猪体重及增长速度均优于14日龄和28日龄的仔猪,这证明了早期断奶对促进仔猪生长的重要性。
试验结果显示,14日和21日断奶的仔猪发病率均好于28日断奶的仔猪,但14日断奶的仔猪下痢率和死亡率较高,这说明饲料营养及环境因素对仔猪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尽管SEW技术在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我国的实际推广仍面临许多挑战。以下是若干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SEW技术在我国养猪业的推广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养殖环境与营养需求等多方面的问题,以实现养猪效益的最大化。
上一篇:低产母猪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下一篇: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