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病是对猪场造成重大威胁的疾病,尤其是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原的性质,猪脑膜炎型链球菌可被细分为15个不同的群体,其中C群尤为致病,能导致猪的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该病在保育猪和育成猪中较为常见,常伴随脑膜炎的症状,临床上也常称之为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
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严重时可达到100%。猪只的死亡率与预防措施的得力程度、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密切相关。此外,患病猪在康复后,有超过50%的概率成为健康带菌者。如果这些带菌者与健康猪群混养,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疫情。因此,生产猪场,尤其是种猪场,必须实现隔离饲养,确保其安全处理。
为了鉴别康复猪是否为健康带菌者,通常采用实验动物进行检测。从康复猪的耳静脉抽取血液,然后注入兔或小白鼠体内。如果实验动物在1-2天内发病,则说明康复猪可能是带菌者;反之,则安全无虞。
该病的病原通过鼻液、唾液、尿液以及破损皮肤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发病初期,患猪体温可升高至41-42℃,食欲减退,鼻腔分泌物增多,随即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如行动不协调、抽搐等。在极其急性的情况下,患猪可能在几小时至1-2天内死亡。病程较长的猪则通常在3-4天后死亡。
剖检病死猪时,可以观察到颈部、胸部和四肢现紫斑,关节肿大,全身淋巴结呈红紫色。鼻腔内有大量浆液性分泌物,气管内有泡沫,肺部充血水肿,脾脏和肝脏肿大,脑膜增厚,以及脑脊髓液明显增多。这些病理特征是确定猪是否感染链球菌的重要依据。
确诊后,轻微症状的猪可以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治疗,通常每千克体重注射4万IU,持续2-3天能显著改善症状。对于出现神经症状的猪,则可加用氯霉素及红霉素。此外,若猪只出现卧地不起和呼吸急促的情形,应及时给予四环素耳静脉注射,并搭配青霉素和氯丙嗪治疗。
该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对于35日龄和断乳后的保育猪,建议每只注射一头份链球菌疫苗;60日龄的育成猪则需注射两头份疫苗,接种后7天可产生免疫力,维持9-12个月。定期使用烧碱水和生石灰水对猪舍及产房进行彻底消毒非常重要。此外,新购进的猪只必须隔离饲养超过半个月,并进行实验动物检测,以确保其无病后方可入群饲养。
上一篇:春季大棚如何防风
下一篇:食醋可防治仔猪腹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