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是一种中温型菌种,适宜的出菇温度范围为15至28℃,最佳环境为18至22℃,特别是在春秋季节可自然出菇。秀珍菇具有变温结实特性,因此在高于出菇温度的环境下,适当的低温刺激(如10℃以上的温差)能够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通过冷刺激技术(将成熟的菌袋置于2至4℃的冷库中冷刺激10至12小时),然后再转移至菇房出菇,成为一种有效的反季节栽培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适合大型企业和栽培户进行规模化生产,但由于需要额外建设冷库,成本和人力投入较高。
如果能够利用高海拔地区夏季凉爽的气候和昼夜的温差,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反季节的秀珍菇生产,将能有效减少投资和生产成本。因此,开发高海拔地区的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2004年夏季于海拔1040米的地区进行了反季节栽培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首潮菇在8月初收获,生物效率达到60%。以下是初步总结的高海拔反季节栽培技术。
秀珍菇的不同菌株之间在外观和质地上差异显著。例如,有的菌株的菇柄较短而粗,有的则菇盖较大且菇柄较长。在栽培时需依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菌株。本实验选择的新菌株“农秀一号”,具有1到3厘米的菇盖和3到5厘米的菇柄,适合在高海拔地区栽培,且商品性和产量都很出色。
通常情况下,秀珍菇的栽培季节为每年的9月至翌年5月,主要出菇期集中在10月到11月以及4月下旬至5月。根据秀珍菇的特性,并结合高海拔夏季凉爽的气候,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将高海拔地区的出菇时间安排在7到9月,这样可以和低海拔地区的出菇季节有效错开,以实现补贴市场的目的。通常栽培袋的制作时间应安排在5月。
在进行装袋灭菌时,首先需要准备合适的培养基料,推荐配方为:棉子壳33%、木屑55%、麸皮5%、玉米粉2%、红糖1%、碳酸钙1%、石膏粉1%和石灰2%。在高温期制袋时,可适当提高石灰的用量以防止培养料酸化,确保秀珍菇的菌丝顺利生长。袋子应为优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尺寸适中,并在装袋时保持轻拿轻放,以避免造成污染。在灭菌过程中,应确保蒸汽均匀接触到每个袋子,使用高压灭菌法保持适当的时间,以确保无菌条件。
在材料温度降至28℃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后应放置在通风凉爽的环境下进行发菌。初期可采取集中叠放的方式利用自热提高培养室温度;后期如遭遇高温天气,则应通过关闭门窗和夜间通风来调节温度。应定期检查菌袋的温度,并在适当时降低叠放层数来促进散热。
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作为出菇场所,并在棚内保持湿润环境,以促进秀珍菇的生长。菌袋需在适当时机搬入菇棚进行管理,经过适当的湿润和温差刺激,能有效促进秀珍菇的出菇。及时采收成熟的菇体,并通过冷库进行保存,以防止菇体变质。通常情况下,每个栽培周期可采收5到6潮菇,保障生产效率。
上一篇:母猪食用酒糟过量可影响产仔
下一篇:兔粪的喂猪的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