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平菇栽培面临高温环境的挑战,许多农民因管理不当而导致失败。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术措施。
平菇根据生长温度可分为高、中、低温型。在夏季,建议选用高温或中温型的平菇,以适应较高的气候条件,确保丰收。
栽培平菇时,通常使用宽24-28厘米、长50厘米、厚0.02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在夏季,建议改用宽22厘米、长40厘米、厚0.015厘米的小菌袋。这些小袋子更容易散发温度,防止发生烧菌现象。实践证明,小袋的产量高于大袋。
选择新鲜、不发霉的栽培原料,需曝晒2-3天,避免添加麦麸和米糠。然后采用常压灭菌法或堆积发酵法进行彻底灭菌,这是成功栽培的关键所在。
在发菌阶段,菌袋最好单独排放或以“井”字形排列,确保整天通风,以帮助温度散发。多年实践表明,地下发菌法效果理想。具体方法是:选在高地树阴下,挖深50厘米、宽50厘米的坑,用5%的石灰水消毒,再用1000倍的辛硫磷杀虫,然后将菌袋放入坑内,覆盖湿土,保持比地面高出5-10厘米,20天左右可见成效。
在树荫下挖一个宽70-100厘米、深约35厘米的坑。在坑底和周围喷洒杀虫药,把发好的菌袋去掉薄膜,竖立放入坑内,菌筒之间留1-2厘米的空隙,用土填实,最后覆盖1-2厘米厚的熟土,并浇水直到土和菌筒充分吸水。若在水中添加激素药和营养料,可进一步提高产量。几天后即可看到平菇原基,之后按常规喷水保持湿度管理,一般每丛可收获约3千克的平菇。收获第一茬后,喷药杀虫,再进行浇水管理,连续可收获4-5茬,生物转化率可达200%-350%。
上一篇:提高母猪生产水平综合措施
下一篇:南华草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