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品种繁多,按照出菇温度可分为高温型、广温型、中温型和低温型。春季栽培的平菇主要为广温型和高温型,广温型的出菇温度范围为2―30℃,而高温型则为10―32℃。尽管在生产过程中温度符合出菇要求,但平菇在后期常常出菇量少且质量不佳。通过加强春栽平菇的后期管理,可以实现与前期相同的出菇量和质量。
春栽平菇的菌袋在出菇2―3批后,水分会逐渐散失,导致菌袋干缩,出菇量减少。此时可以进行浸水处理。在菇场旁挖一个泥坑,放置3―4层菌袋,用木板或竹板压盖,并加重物后向坑中灌水,使菌袋浸泡2―3天。水中可加入少量复合肥,以增加菌袋中的营养。这样可以补充水分和营养,促进平菇后期继续出好菇。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平菇在后期出菇时可能会出现无法出菇或死菇的现象。此时可以进行覆土处理,以降低温度,确保出菇。泥土的温度通常比气温低5―10℃。可以将平菇菌袋脱去薄膜,整齐排放于泥畦床中,并覆盖5―8厘米的泥土。在覆土后的前3天,每天需浇水3次,每次要浇透,以保持适宜的湿度。
随着气温升高,病害的危害也会加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综合防治。首先,要清理菇场内外的环境卫生。其次,每隔一周在菇场外围用800倍敌百虫喷洒一次,以减少虫源。在没有菇体的情况下,可以在菇场内喷洒800倍敌敌畏和500倍多菌灵溶液,但在有菇蕾和菇体时则不能使用任何药物。
上一篇:母猪所需常用的几种维生素作用
下一篇:用猪饲料喂养蜗牛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