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中,田间管理是确保作物高产与优质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田间管理技巧,帮助农民朋友提高产量和作物质量。
作物苗期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确保田间没有杂草的滋生。对于垄种的农田,可进行三铲三趟的中耕;而畦种的农田则需手动拔除杂草。在播种后未出苗前,可采取封闭除草措施,可以使用豆黄隆和乙草胺的配合,进行有效的喷洒。出苗后,喷洒专门的灭草剂来消灭单子叶杂草,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作物的生长条件。
随着苗高达到3到5厘米时,便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确保苗株距离为6到7厘米;而当苗高在5到10厘米时,定苗的株距应调整为10到15厘米。对于畦种育苗,可以适当加密,每株间距保持在3到5厘米即可。
在中耕除草时,每亩施用约2000公斤的厩肥与15公斤的过磷酸钙并混合施入,可以帮助提高土壤肥力。施肥时,应把肥料合理分布在垄沟中,并可选择喷洒叶面肥以进一步提升作物产量。
虽然甘草是一种深根性耐旱植物,但苗期根系相对较浅,因此抗旱能力较低。遇到干旱时,应及时进行灌溉,保障幼苗期的水分供应。成株期的灌水需求较少,但在7到8月的雨季时,要特别注意排水,确保田间无积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对于生长3到4年的作物,在花蕾期应及时进行摘蕾处理,尤其是在不打算留种的地块。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养分的消耗,进而促进根系的生长,提高作物的整体产量和质量。
通过上述田间管理措施,农民朋友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农业环境,提高作物的生产效率与品质。合理的管理策略将为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在室内床架上槽内如何栽培天麻
下一篇:箱栽天麻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