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白术时,合理的田间管理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地追肥、灌溉以及防治病虫害,将直接影响白术的生长与产量。以下是一些有关白术田间管理的建议,供农友们参考。
中耕除草是白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一般建议进行3至4次的处理。当苗高达到3至6厘米时,开始进行除草和松土。第一次除草应稍微深一些,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后续的除草则应浅一些,以避免损伤根系。当植株进入生长的高峰期后,通常不再进行中耕。如果有杂草,可以手动进行拔除。在大雨之后,应及时松锄表土,以利于植株的生长,但在雨后露水未干的时候,不建议进行除草,以免感染叶枯病。
通常,白术的追肥需进行3至4次,可以在中耕除草时同步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在齐苗后进行,每亩施入1500千克的腐熟人粪尿,以促进幼苗的生长;第二次在5月中旬之后,每亩施入2000千克腐熟人粪尿或10千克硫酸铵;第三次是在摘蕾后5至7天,此时根茎开始膨大,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每亩施入2000千克腐熟人粪尿、100千克腐熟饼肥和50千克复合肥(含磷、钾等)。第四次追肥一般在9月中旬的时候进行根外追肥,每10天施用一次,用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通常进行2至3次。这些追肥措施是提高白术产量的关键。
在摘蕾后,还需要重施氮肥,每亩施用25千克尿素或1000至1250千克稀薄人粪尿,或者15千克复合肥。综合来看,白术的追肥要做到“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摘蕾肥,增施磷钾肥”。
白术怕涝,过湿的土壤容易导致植株发病。雨季时,需要及时清理畦沟,以便排水防涝。2到7月份,白术对于水分的需求不高,重点需做好排水。进入8月份后,随着根茎快速膨大,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果遇到干旱天气,需及时浇水,以确保水分供应。
白术通常在5至6月之间现蕾,为了促进根茎的生长和提高品质,应在花蕾开花前进行摘蕾,只有留种株。在摘蕾时,需要分期分批进行,避免过早或过迟,过早会影响植株生长,过迟则会消耗过多养分。摘蕾时,左手捏住茎秆,右手轻轻摘去花蕾,尽量保留小叶子,避免摇动植株的根部,最佳方式是使用剪刀摘除。为了避免病害或腐烂,摘蕾最好选择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进行。统计数据显示,摘除花蕾的植株根茎通常会更加肥大,产量可提高到原先的1倍。
在8至9月份,白术的根茎上往往会长出分蘖苗,此时应及时进行摘除,以保证主茎的养分供应。
在山地种植白术时,由于土壤保水力弱,灌溉不便,因此在谷雨过后和大暑前,可以在术地盖上新鲜草,以防止土壤水分的过度蒸发。另外,还可以使用地膜,既能防旱又能抑制杂草的生长和病害的发生。
上述内容是关于白术主要的田间管理措施的总结,如果您有其他有效的补充意见,请随时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种植白术术栽如何栽种?
下一篇:种植白术如何采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