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在田间进行调查时发现一些蒜田出现了病害,主要症状为外叶尖呈褐色纵条,植株黄化。经过观察和分析,初步确认为大蒜白腐病的早期阶段。大蒜白腐病是大蒜生长期间最常见的病害,其病菌有强烈的环境依赖性,尤其喜欢低温高湿的条件,气温低于20℃,湿度超过90%时更易爆发。这种病害在多雨季节传播速度很快,特别是在土壤贫瘠、植株生长弱或连作的情况下,病害严重性会加剧。相反,高温低湿的环境则不利于病情的发展。
在发生初期,大蒜外叶尖出现褐色纵条或黄化,随后症状扩展至叶鞘或内叶,形成水渍状斑块,假茎会软腐,严重时植株最终枯死,伴随出现灰色霉丝和芝麻大小的黑色菌核。大蒜白腐病主要对叶片、叶鞘和鳞茎造成严重危害,影响产量和品质,生产者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在播前对蒜种进行有效处理,可以有效阻断初步感染的途径,从而预防病害的发生。具体操作是:预先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蒜种。每50公斤蒜种需用药剂500克,对应水3至5公斤均匀淋洒于蒜种上,然后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由于大蒜白腐病为土传病害,连作会导致病菌的逐渐积累,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务必要严格实行大蒜与非蒜类作物的轮作,至少3至4年一轮换。
田间管理是预防大蒜白腐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注意耕地时施足基肥,并在早春及时追肥以促进大蒜的生长,增强其抗病能力。同时,应及时发现病株,果断挖除并带出田间晾干集中烧毁。
在发病初期,可以每亩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75%蒜叶青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以50至60公斤喷雾防治的方式。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续使用2次。此外,也可以用75%蒜叶青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进行根茎的灌淋,效果通常会更佳。
通过以上综合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和减轻大蒜白腐病的影响,提高大蒜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户带来更好的收益。
上一篇:苦瓜越冬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下一篇:大蒜叶枯病症状识别与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