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苦瓜栽培方式通常采取与矮秆蔬菜间作,这是因为间作方式密度较小,产量低,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苦瓜越冬密植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在冬暖式大棚内进行苦瓜越冬密植栽培时,需选择抗寒、坐果节位低、以主蔓结瓜为主的品种。例如夏丰、穗新2号、汉中长白、种都4号和云南大白苦瓜等。这些品种不仅瓜条直、瓜长,且抗病性和适应性较强。
苦瓜的越冬密植栽培通常在7月下旬进行育苗,建立苗床时选用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势,通常每667平方米需要苗床30平方米,种子用量为0.4公斤。苗床土应采用6份客土和4份腐熟厩肥混合,并加0.2%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处理。播种后需覆土1.5厘米,搭建小拱棚并覆盖防虫网和遮阳网,以防害虫侵扰和病毒病发生。
选择3年内未种过瓜类的大棚进行越冬种植苦瓜。如果前茬为瓜类,需用黑籽南瓜嫁接,以防瓜类枯萎病。苦瓜根系发达,主根可达3米深,因此应深翻土壤40厘米以上,并在翻地的同时施入适量的基肥,以满足苦瓜生长期的养分需求。
苦瓜的密植管理需根据不同的整枝方法调整密度。采用单蔓整枝时,每667平方米可栽植2000株;而多蔓整枝时,可栽植730株。多蔓整枝时,定植时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60厘米,株距为1.2米,定植时间为8月上中旬。
当植株长到5至6片叶、约30厘米高时,应及时进行吊蔓管理。进入开花结瓜期后,需留2至3个健壮侧枝,及时疏除过密侧枝以避免养分耗损。同时定期清除老叶和病叶,保证田间的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
苦瓜为异花作物,在保护条件下栽培时务必进行人工授粉。最佳授粉时间为晴天上午9至11时,使用雄花的雄蕊蘸取雌花的柱头进行授粉,每朵雄花可为3至4朵雌花授粉。
施足基肥后,在生长前期可不追肥浇水。进入开花结果期后,需增加肥水供应,及时追肥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铵30至40公斤,并遵循“少量多次,随水带肥”的原则进行肥水管理。
苦瓜主要病害包括病毒病、白粉病、灰霉病和霜霉病,虫害则包括美洲斑潜蝇和白粉虱。防治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并做好栽培管理,减少棚内湿度,必要时可使用相关药剂进行防治。
通过上述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苦瓜的产量和品质,实现高效、可持续的越冬密植栽培。
上一篇:苦瓜疫腐病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下一篇:大蒜白腐病的及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