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竹林的肥水是促进竹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施肥和灌溉能有效提高竹子的产量和质量。以下是关于竹林肥水管理的几个关键点。
新栽种的竹林在春夏季节,可以使用稀释的人畜粪尿或尿素分次浇灌在竹株附近。这一措施有助于促进根群的发展以及新笋和新鞭的抽生。到了秋季,可以在除草松土的同时施用栏粪或堆肥,并将其翻入土中,提升土壤的肥力。
对于成林的竹子,每年春天在春笋采收完毕后,应施用人畜粪尿,每亩大约1000公斤,尽量将肥料施入挖笋留下的穴内。此外,可以在其他区域开穴施肥,确保整体肥料分布均匀。在施肥后,需用土壤覆盖,这样有利于新竹的成长以及新鞭的健康发展。秋季时,每亩施用1000到1500公斤的堆肥和栏粪,有助于促进竹鞭上笋芽的发展。冬季再施用1000到1500公斤的栏粪或堆肥,同时可以使用2500到5000公斤的塘泥或河泥,铺在土面上,以提供养分并保暖根部和鞭子。
南方地区在梅雨季节以及夏秋间的台风和暴雨时,需要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止低洼处积水导致烂鞭的现象。如果遇到秋旱,务必及时灌水,防止土壤过于干燥,从而影响笋芽的形成和膨大,进而降低来年的产量。
在雨量较少的地区,灌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春季出笋和夏季生长新鞭时,更应加强水分管理。在冬季土壤封冻前,适时灌水同样对于维持土壤湿润、保证竹林的健康生长有积极作用。
上一篇:山竹笋种植技术探讨
下一篇:楠竹中的竹笋夜蛾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