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花腐病,又称漏斗笄霉病,是由真菌Choanephora infundibulifera (Curr.) Sacc.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影响豌豆和扁豆等作物。
该病害属于接合菌亚门,主要危害作物的花穗部分,导致花腐现象。
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病部会出现灰黄色的毛状物,表面有黑色霉点,显示出病原菌的子实体。特别是在开花期间,遇到连阴雨或植地低洼的情况,病害更易发生。
Choanephora infundibulifera的菌丛在PDA培养基上初为白色,后逐渐变为黄色,生长茂盛。其孢囊梗稍弯且无色,孢子囊呈球形,大小为36~58微米,呈褐色并有疣状突起。囊轴为圆锥形或球形,大小为15~30微米,内含数十个紫褐色的孢囊孢子,形状近纺锤形,壁上有线条纹,且两端各具一束较长的纤毛。
扁豆花腐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与豌豆芽枯病相似,需特别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防治扁豆花腐病的方法与豌豆芽枯病相同,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上一篇:棚室扁豆苗培育方法
下一篇:扁豆绵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