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因其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鲫鱼的养殖面积和产量都在快速增长。鲫鱼的品种繁多,包括普通鲫鱼、银鲫、彭泽鲫、工程鲫和高背鲫等,其中银鲫、彭泽鲫和工程鲫的生长速度较快。本文将简要介绍在藕池中养殖银鲫的技术要点。
藕池的底部应平坦,池埂要坚实,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且不渗漏,面积应在1到5亩之间。
每亩藕池需施用2000千克的粪肥作为基肥。在池底整平后,加入适量的水并用铁耙搅拌均匀,保持耕作层的淤泥厚度在30到40厘米。待10天后,泥质变硬后可开挖鱼沟和鱼溜。
选择优质的藕种,每亩栽种160到180千克的藕种,均匀植入10到15厘米的泥土中,并向池中注入20厘米的水。半个月后,可以放入银鲫鱼种。
在放鱼前,用3%到5%的食盐水浸洗鱼种5到10分钟。放养密度应根据饲料供应情况而定,一般每亩放养8到10厘米的鲫鱼种1000尾。
选择鱼坑作为投饵点,每天投喂两次适口的颗粒饲料,日投喂量应占鱼体总重的1%到3%。
在鱼藕兼顾的情况下,合理调节水深,以利于藕的正常光合作用和生长。初期应注意巡池,观察是否有藕种浮出水面,主要原因可能是压藕过浅或加水过深,或是过早放鲫鱼。鲫鱼喜欢拱泥寻食,容易将过浅的藕拱起,通常池水深度应保持在30到50厘米,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节。
追肥不仅能促进藕的良好生长,还能培育鱼的天然饵料。每次追肥量为每亩200到300千克的粪肥。在养殖中后期,要注意观察和调节水质,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上一篇:莲藕的加工与制作工艺
下一篇:莲藕黑根病的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