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又称红椿、香椿树或香椿芽,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属于楝科椿属植物。因其适应性强,从南到北均可种植,深受大家喜爱。然而,自然条件下,香椿芽只能在春季的4至5月份采摘,因此,想在冬季享用这些美味香椿,就需采用保护地集约化育苗技术。春季的育壮苗是冬季香椿生产的关键所在。
香椿的育苗主要有三种方法:老根育苗法、插枝育苗法和种子育苗法。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种子育苗法,因为它在育苗速度和质量上表现优越。
选择冬季生产的香椿品种时,需保证其芽色鲜艳、有光泽,香气浓烈且生长旺盛。此外,抗病性和抗寒性强的品种更具市场价值,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品种是红油椿。
香椿作为速生阔叶树种,对土壤、水分和肥料有较高的要求。在选择苗圃时,应挑选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地,且最好是背风向阳、排灌系统良好的熟地。建议每亩施用优质有机肥4000千克,进行深耕整地,做成1-1.5米宽的畦,提前挖好排灌沟。
香椿种子呈椭圆形且扁平,红褐色,长约5-7毫米,上端附有膜质翅。在催芽前需将膜质翅搓去,然后用40-50℃的温水浸泡4-5小时,接着用温水清洗一次。将种子用棉花包好,放在约25℃的环境中催芽。建议在催芽过程中每天用25-30℃的温水冲洗种子,以去除有害物质。当30%至40%的种子露芽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1-5厘米,覆土不要过厚。播种后可以用薄膜或稻草覆盖以保持湿度,一周后可出苗。每亩需用种1-1.5千克,播种时间选在4月上中旬。
出苗后需及时进行间苗,通常分为两次,第一次在真叶开始吐露时进行,第二次在出现2-3片真叶时定苗。每亩大约留苗1万株。香椿苗喜湿但怕涝,前期需加强肥水管理,以促进早生快发。当幼苗长至1.2米时,建议喷洒400-600倍的多效唑以控制高度;进入8月份后则应控制肥水,以促使苗木粗壮并早日盘顶。
在10月中下旬,带叶起苗,需挖宽80-100厘米,深1-1.5米的沟,将香椿苗斜放在沟内,适量覆盖土壤并浇水,最后做遮阴处理,以促使植株掉叶进入休眠期。约10-15天后,待叶子全部脱落时,可转移至日光温室进行定植。温室内可制作1米宽的畦,苗木需按东南西北的方向成行种植,每亩栽种约4万株。栽后需浇水以保持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不低于10℃。
当香椿芽长到15-20厘米时,便可进行采摘。采摘后应将香椿芽放入食品袋中保鲜。此外,每次采摘后,建议使用喷壶浇水或用0.3%-0.5%的尿素水溶液进行喷洒,以保持其鲜嫩状态。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有效地进行香椿的栽培与管理,享受到冬季里的美味香椿。
上一篇:香椿矮密栽培技术的生产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