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的种植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以下是香椿苗木培育、移栽、管理及采芽后的处理步骤,以帮助您成功种植香椿,收获丰硕。本文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确保每一位种植者都能得到应有的收成。
在每年3月底,选择一片土壤疏松且肥沃的土地,施加足够的底肥至关重要。每亩土地需要施入约2000公斤的厩肥,并掺入少量尿素以促进苗木生长。地块应按南北方向耕划,形成宽1米的苗畦,间隔20厘米左右开2-3厘米宽的浅沟。在播种前,将新香椿种子去除种翅后,使用40℃温水浸泡10小时,并进行多次清水冲洗。完成后,将种子与1:1体积的细沙混合后均匀撒播于沟内,每亩需用纯种子约3公斤。当香椿苗长出2-4片真叶时,及时进行间苗和除草,保持苗间距大约15厘米,亩留约2万株苗木。
建造常规的一斜一立式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大棚是提升香椿产量的重要环节。大棚的南北宽度应为8米,东西长度为40米,墙体可用土筑成,后墙高度为2米,厚度为60厘米,脊高为2.4米。棚内设置水泥柱作为支架,前坡应采用竹杆作为横梁,并用普通聚乙烯薄膜覆盖,夜间应加盖稻草苫以保温。在每年11月上旬至下旬,香椿苗木应被移栽至大棚内。定植前,每亩需施用二铵100公斤和鸡粪5000-10000公斤,深翻60厘米,然后耙细整平,作畦宽1米,方便采摘,每亩可栽8-10万株。
完成定植后,需及时浇定植水,保持土壤湿润。第二次浇水应在采完两茬香椿芽后进行,而在第三次浇水前,则需追施混合后的二铵和尿素25公斤,以促进植物生长。同时,每隔一周喷洒0.5%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于香椿叶面,以便进行叶面施肥。每天应及时卷起前坡草苫,保持适宜的棚内温度。在雪天时,需及时清扫棚顶的积雪,以防损坏棚体。在苗木进入棚后的约50天,顶芽可生长至20厘米,此时可进行第一次采芽,只取顶芽并全部摘除,以帮助腋芽的生长。
在采芽后,需立即进行施肥和浇水。随着芽子逐渐长至15厘米,便可以开始采摘,此时要保留芽基部的1-2片叶子,以便促使新的芽再次生长。采摘的香椿芽应散开放置,以降低温度,切忌随采随捆,以防芽子发热而影响质量。当整个采芽期结束后,应于4月底将苗木转移到大田中蓄养,待6-7月份旺长时,可以喷多效唑300倍液以进行矮化处理,霜降后再将其移植到大棚内继续生长和采芽。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细致的操作,香椿种植能够获得理想的产量和质量,为您的农业事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希望本文的指导能够帮助到热爱香椿种植的农友们!
上一篇:温棚香椿栽培与管理技巧
下一篇:香椿发展潜力大,黄淮地区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