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整株植物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其茎部呈近四方形,四面带有槽沟,直立并多分枝,颜色常为绿色或红色。紫苏的叶子为对生,带有长柄,叶形为卵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有锯齿,表面为绿色,而反面则呈现紫红色,或两面均为紫红色。在夏季,紫苏会开出小而美丽的花,花的形状为唇形,颜色多为紫红色或淡红色,通常在枝梢或腋下密集生长。
紫苏的结果期通常在9至10月,形状为小坚果,倒卵圆形且呈褐色,表面有网状皱纹,并含有油质。这种植物常生长在路旁或荒地,适应性强,能够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紫苏在农业和生态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将新鲜的紫苏扎成小把后,可以浸泡在养殖的蚌池中,能够有效防治蚌瘟症,保障水产养殖的健康。然而,由于紫苏全株有着强烈的香气,如果误入鳝池,将会严重影响黄鳝的嗅觉,从而对其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在使用紫苏进行防治或保养时,应注意掌握用量,避免对其他水生物造成扰动。此外,拥有紫苏的养殖环境也要保持适宜的生态平衡,以免因植物芳香而影响水体的其他生物生存。通过合理利用紫苏,不仅可以减少病害,还能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紫苏斑枯病研究进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