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棚覆盖栽培韭黄是一种在四川省成都地区广泛应用的栽培技术。这种方法生产的韭黄以其洁白的叶鞘和嫩黄的叶片,广受消费者喜爱,因其味道鲜美而闻名。它的栽培工艺相对复杂,涉及多个材料的使用。
在草棚覆盖栽培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材料是稻草。每667平方米的韭黄田需要准备约2500千克的稻草和500千克的竹竿,另外还需要少量细绳。栽培的常用品种为马蔺韭,以其优良的品质受到青睐。
在进行韭根培养时,需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苗数充足的地块。在青韭收割后,及时清理田园,待植株生长至40-50厘米时,施用浓度为30%的人粪尿液进行追肥,待土壤稍微干燥后开始培土。
培土的目的在于软化韭菜的叶鞘部分,同时防止植株倒伏。这一栽培方式四季皆可进行,但具体方法会因季节和气温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春秋凉爽季节,培土高度应在叶片与叶鞘交界处;而在炎热的夏季,培土高度应在交界处下方3厘米;冬季则应提高1-2厘米。培土过程应保持土壤疏松和通气,防止水分过多导致腐烂。第一次培土后,当叶鞘再次长出3-6厘米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和培土,如果植株生长良好,还可进行第三次培土。当韭白长至15-20厘米时,便可开始盖草棚。
在盖草棚之前,首先需将培土埂上的青韭叶片割去。割叶的高度依据季节而异,冬季可在叶片与叶鞘交界处下方1厘米处割去,春秋季节在交界处割,而夏季则在交界处上方1厘米处割去。割去叶片后,需要清理田园并搭建草棚。草棚结构需要先将培土形成的埂两侧3-4厘米的土层铲去,形成梯形,以方便草棚的搭建。
草棚的支撑架由约65-70厘米长的短竹竿垂直插在土埂的阶梯上,每隔70厘米插入4根,连接成人字形。上方和两侧用竹竿组成三条横梁,形成双屋面结构,然后在双屋面之间夹入稻草。搭建草棚时,应注意保持畦沟内无积水,并在雨后及时排水,防止韭菜腐烂。同时,草棚内的稻草要理齐,并留有空隙以利通风,草棚的两端需要用草堵塞,以防阳光直射。
在草棚搭建后,根据季节不同,收割时间也有所不同:春秋季节大约20天,夏季为12-14天,而冬季则需约40天。收割时,需掀去草棚和培土,按照韭白从鳞茎上0.5-1厘米处进行割取。割后平整畦面,可以及时进行青韭的露地栽培,以帮助其恢复生长。加工完成的韭黄不应直接用水洗,以免造成腐烂,轻轻抖去之后,摘去黄枯和断叶,扎成小把运往市场。每公顷的收成可达12000-22500千克,经济效益显著。
上一篇:韭黄的冬季高产种植技术探讨
下一篇:地窖培育韭黄的韭菜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