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韭黄的种植过程中,菜农们常常提到“晴三天小旱,晴五天大旱”,这句话强调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浇水的重要性。足够的水肥供应能够保持土壤湿润,这对于韭黄的生长至关重要。韭黄的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合理的施肥,以促进分蘖和叶片的生长,进而提升当年的产量,同时也有助于来年的增产。
供给充足的水分和肥料,能够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这对韭黄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湿润的环境不仅有助于增强植株的生长活力,还能够延缓植株的衰老进程,同时提升韭黄的整体品质,使其叶片更加柔嫩。
春季播种韭苗后,浇水的频率需根据天气变化进行调整。在干燥的天气里,应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以保持良好的湿度,这样能够加速种子的发芽和出苗。通常情况下,干籽播种后6至10天内就能见到发芽,此时应及时揭去覆盖物,并施加一次一成的腐熟畜禽 manure。
随着韭苗的生长情况的变化,施肥的次数和浓度也需相应调整。当韭苗长度达到6至10厘米时,需追施一次二成的畜禽 manure;在稍后的20天内,随着气温的上升,要逐渐降低施肥的浓度,并增加施肥的频率与总量。在第七天时可施加一次一成的畜禽 manure。待苗高达到30至40厘米时,应加大施肥的浓度,这时通常施用三成的畜禽 manure,并可每50千克添加0.2至0.3千克尿素,以促进韭苗的快速生长,使假茎粗壮、叶片宽厚。
若在生长期间遭遇干旱,应及时采取措施,比如放水沟灌水,以便土壤能迅速吸收水分,待土壤恢复湿润后,可施用五成的畜禽 manure,以确保韭黄健康成长。
上一篇:无公害韭黄高效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