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的秋季延后栽培与越冬和春季早熟栽培在气候条件上有显著差异。秋季的栽培过程中,日照时长由较长转为较短,光强度也由多阴雨的弱光照转变为秋高气爽的强光照。温度则是由高温逐渐降低,直至霜冻的到来,湿度则从潮湿多雨转为秋季干燥。针对这些变化,建议在露地播种苋菜,出苗后用小拱棚或大棚覆盖以保温促生长,从而实现延迟收获。
在选择秋季延后种植苋菜的播种期时,必须确保在保护条件下生长,避免冻害。在外界温度下降至12-15℃之前,苋菜应已形成一定的生长体。如果播期过迟,外界平均温度持续低于2℃,苋菜将会受冻。因此,建议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迟于9月中旬进行露地播种,而对应的采收期则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结合当地气象资料,确认播种时间,通常在苋菜长到4-5片真叶时播种,即可防止冻害。
因苋菜在秋季延后栽培中生长于短日照条件下,需选择适合此类环境的中晚熟品种。若选用早熟品种,苋菜可能会提早开花结籽,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实验表明,圆叶型红色苋菜品种(如全叶红、大红袍等)较适合秋延后栽培。
与春季早熟种植不同,秋季延后种植苋菜只能进行一次播种和收获。在播种时,由于外界气温较高,苋菜的出苗率相对较高,建议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为2-2.5公斤。
苋菜播种后应立即架设小拱棚以进行覆盖保温促生长。然而,在高温期间应及时揭膜通风,以避免过度升温。观察外界温度变化,确保在温度稳定下降至12-15℃后及时覆盖棚膜,以防苋菜生长受影响并遭受冻害。在苋菜生长后期,应采取综合防冻措施如提前灌水、覆盖草帘和施加有机肥等,防御突发寒潮等恶劣天气。
近年来,塑料大棚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蔬菜早熟栽培的效益。苋菜生育周期短、速生快熟,可以与其他植物进行间套复种,例如在大棚里搭建结构,首先种植苋菜,随后在苋菜采收期后再种植生育期较长的芋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在市场上提早供应,增加经济效益。例如,苋菜在11月中下旬播种,次年2月底到3月上旬开始收获,而芋头则在元月中旬直播,确保两者的生长互不干扰,最大限度地利用大棚的保温增温功能,促进经济收入。
上一篇:铁苋菜识别与防治:草害应对指南
下一篇:苋菜的最佳播种时间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