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的种植是一项需要细致管理的农业活动,从播种到采收,每个环节都不可忽视。以下是全面的种植步骤和管理技巧,以确保丰产。
在收获前茬作物后,首先深翻土壤30厘米,并让其晒干约20天。每亩施加农家肥2500公斤、45%复合肥25公斤、磷酸氢铵40公斤,通过浅翻18厘米后,进行平整和起垄处理。
建议设定垄宽约为60厘米,沟宽为60-70厘米,垄高16-18厘米,穴距为28厘米。每亩可以栽种大约8000穴,每穴留苗3株,以确保良好的生长空间。
选择一些生长势强、抗病、抗热,同时产量高、纤维少、熟食性好的豇豆品种,以提升整体种植效果。
适宜的播种时间为8月初。在播种前,使用55℃的温水加0.1%高锰酸钾浸种15分钟,然后清水浸泡4-5小时,待种子晾干后再进行播种。每穴播种3-4粒,直播于垄背上,播深3-4厘米,并在播种后浇足底水,确保种子能够顺利出苗。
在齐苗后要及时进行补苗和间苗,每穴保留3株。初期每10天浇一次小水,促进苗期生长,并结合中耕松土,以促使根系生长。当嫩角长到3-5厘米时,每隔7-10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第一次浇水时,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在开花结角盛期,肥水要交替进行,通常追施2次,第一次每亩施磷铵20公斤,第二次施尿素10公斤。
在9月初至10月上旬,需加盖遮阳网和防虫网。当露地夜间温度降至15℃时,及时扣上棚膜,通常在10月10日完成。扣膜后白天棚内温度应维持在25℃左右,若温度高于32℃需放风降温,夜间保持在20℃左右,低于15℃时加盖草帘以保温。
当植株开始甩蔓后,需及时插上“人”字架,以促使蔓叶均匀分布,改善通风与采光,减少落花落角现象。由于豇豆分枝性强,需通过整枝打杈的方式来平衡生长与结角。在主茎的第一花序以下侧蔓应及时摘除,促进主茎增粗和上部侧枝提早结角。主茎长到18-20节时打去顶心,以促进后续结角。
一般在播种后60-65天开始采收,结角初期每2-3天采收1次,盛期则每天采收一次,整个采收期约为50天。通过合理的管理与及时的采收,可以确保豇豆的高产与优质。
上一篇:豇豆的药物影响分析
下一篇:无架豇豆的栽培与特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