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观察时,病害的植物通常表现出矮化现象,叶片上会出现明显的黄绿相间的花斑,可能还会出现扭曲或畸形的情况。此外,病株开花和结荚的数量也会显著减少。在严重情况下,豆粒表面可能会出现黄绿花斑,病害加重时,整株植物可能会枯死。
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病毒在田间的宿根寄主杂草上越冬。此外,受到感染的种子也可能带有病毒,且带毒率有时较高。田间,蚜虫是主要的传播媒介。高温和干旱的环境条件会促进病害的发生,而当蚜虫数量激增、活动频繁时,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同时,管理不善也会导致病害的加重。
为有效防治该病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种植过程中,选择如之豇28-2,新疆8号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使用经过检测的无病种子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确保种子的健康状态能够有效减少发病率。
良好的肥水管理至关重要,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的发生,从而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病害早期阶段,要及时进行蚜虫的防治工作,以阻止病害的传播和加重。
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洒1.5%植病灵1000倍液,或者使用抗毒剂1号200-300倍液,亦或是5%菌毒清400倍液,来控制病害的蔓延。
上一篇:豇豆干的制作工艺探讨
下一篇:豇豆的优化施肥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