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蓝类蔬菜的播种及育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场地和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选地、种子处理、设施管理、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为农民朋友提供实用的参考。
对于甘蓝类蔬菜的播种育苗工作,建议选择土壤疏松且肥沃的地块。理想的地块是地势高燥、排灌便利、病虫源少,并且应选择非十字花科的作物作为前作。此外,还应避免使用大棚蔬菜地,以免高盐分影响出苗效果。
为了加快出苗速度、降低种传病害并增强秧苗抗性,种子在播种催芽前需要进行处理。可以采用温水或药剂浸种进行消毒。温水浸种法是在55至60℃的温水中搅拌10至15分钟后,用清水浸泡10至12小时。药剂浸种则建议使用75%百菌清800倍液,浸种时间同样为10至12小时,之后保湿催芽20至24小时再进行播种。
在播种后,为防止土壤变干或盐渍化,可以使用2至3层遮阳网进行覆盖。当约50%的秧苗立苗后,应及时去掉遮阳网,改用小拱架进行遮阴,帮助提高土壤湿度和延长浇水间隔。如遇恶劣天气,应加强对遮阳网或尼龙膜的固定。
秧苗出苗后,需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应尽量减少浇水次数,避免土壤板结,这样可以促进秧苗生长和提高抗旱能力。如确需浇灌,建议采用沟灌的方法,确保水仅灌入沟内。同时,灌水的氯离子含量应保持在0.06%以下,河水最佳,避免使用高盐分的地下水。
苗期可能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如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及霜霉病,同时也可能有施害虫如斜纹夜蛾、小菜蛾等的出现。因此,建议在进行土壤消毒和灯光诱杀虫害的基础上,选用针对性强的药剂进行防治。在用药时,务必使用清洁水,避免使用污浊水源影响药效。还要注意早晚用药以降低中毒风险。最后,在秧苗定植前一天,应保证秧板充分浇水,并准备好带药下田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