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北地区,农民可以通过结合露地和保护地的方式实现全年生产。然而,在春季进行露地栽培时,应该选择耐热性较强且对光照要求相对较低的早熟品种,例如日本的早球茎茴香。如果选择了大部分来自欧洲的品种或在育苗期间管理不当,容易导致早抽薹且无法形成良好的球茎。
通常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适宜,各类品种均可。而采收期则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在这一时期采收的球茎可以假植于阳畦或存放于菜窖中,随时上市。若在11月份之后采收,则需采用改良阳畦或温室栽培,播种时间应安排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期为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冬春茬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可以在不加温的温室中播种,随后定植于温室中,预计在3至4月时进行采收。
在播种前,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种子处理,这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球茎茴香软腐病的发生,且用量仅为种子重量的2%至3%。此外,还可以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具体操作是用48至50℃的温水浸种25分钟,以减少种子表面的病菌。
球茎茴香既可以播种生长,也可以通过育苗移栽的方法来种植。由于苗期生长缓慢,直播将占用更多土地和种子资源,因此在生产上大多选用育苗移栽。夏秋季节的露地育苗应选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
在育苗期,由于天气炎热,需要选择通风良好且排水效果好的场地。建议施入腐熟的有机肥、硫酸铵及过磷酸钙混合到土壤中然后开沟播种。出苗后,需要进行间苗,保持苗木间隔2至3厘米,待长出3至4片真叶时再进行一次间苗。
推荐使用288孔穴盘进行育苗。可以选择美式或韩式的288孔苗盘,用草炭和蛭石为主要基质进行配制。播种时,最好采用覆盖蛭石的方法,以保持较高的湿度,确保种子顺利发芽。
由于球茎茴香的苗期生长较慢,需要定期进行防治虫害,包括蚜虫等。在苗期内,应该在播种后1至2天内喷洒化学除草剂,以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定植一般在幼苗生长到5至6片真叶时进行。定植后,需保持土壤湿润,进行中耕除草,并视情况进行追肥。追肥时应根据球茎的生长阶段适时调整施肥量,确保玉茎的顺利发育。
在球茎的生长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浇水频率,防止出现徒长现象。在保护地栽培中,进入10月后,可以用薄膜覆盖,同时逐步提高温度,以适应不同的生长需求。
通过掌握适宜的栽培季节、科学的播种 、苗期管理以及定植后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球茎茴香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的丰收贡献力量。
上一篇:球茎茴香的温室种植技术探索
下一篇:大葱杈头的防治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