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饱满均匀的种子,并在温暖的阳光下进行晾晒,以备播种使用。在播种前,用手轻轻搓动种子,随后将其浸泡在约20℃的清水中,浸泡时间控制在20至24小时。接着,将种子放在20至22℃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并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通常在6天左右时便可见种子出芽。
在每平方米的苗床上施用细碎的农家肥5千克和磷酸二氢钾50克,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后,将苗床整平。除了传统的土壤育苗之外,也可以选择营养钵或穴盘进行无土育苗,以提高育苗的效率。
在播种之前,要先将苗床浇透水。然后,按照行距保持在6至10厘米、株距保持在4至8厘米的标准,将种子均匀播入苗床中。播种后,使用过筛的营养土覆盖种子,覆盖厚度控制在0.5至1厘米之间。
在播种后至出苗之前,需将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0至23℃之间。冬季时,可使用小拱棚来保持温暖和湿润;而在秋季,则可以通过遮阳网来降温。待种子出苗后,应适当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在15至20℃之间。
根据苗床的情况合理浇水,若土壤过于干燥,可采用小水漫灌的方式,保持苗床湿润。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温环境下,浇水过多容易导致苗木徒长,因此应适当控水,以促进强壮苗的生长。
一般来说,苗龄控制在40至50天,待苗木长出5至6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定植。这一标准将确保苗木在定植时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从而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