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薄翅野螟,又名茴香螟、莱菔螟、油菜螟,是属于鳞翅目螟蛾科的一种害虫。该种害虫主要为害多种农作物,包括茴香、甜菜、白菜、油菜、芥菜、萝卜、甘蓝等。其在中国的分布范围较广,包括河北、山东、江苏、陕西、四川、山西、宁夏、内蒙古、黑龙江、云南、青海、广东等多个省区。
茴香薄翅野螟的幼虫以吐丝卷叶的形式为害,主要取食心叶和种芽,或侵害采种株的种荚。受害的种荚上通常会出现孔洞,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成虫的体长约为11-13毫米,翅展可达到28毫米,整体呈现黄褐色。头部为圆形且为黄褐色,触角呈微毛状。下唇须向前平伸,第二和第三节末端带有褐色鳞片,而下颚须则为白色。胸部和腹部的背面呈浅黄色,下侧则散布白鳞。前翅呈浅黄色,外缘有暗褐色边缘,后翅则呈现浅黄褐色,并带有褐色曲线边缘。
在黑龙江密山地区,该虫年生2代。老熟幼虫会在2-3厘米的土层中结茧以越冬。至翌年5月中旬,越冬幼虫将再结土茧进入预蛹期,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并开始产卵。在日均温度为18-20℃的环境下,卵期为5-8天,幼虫生长期为14-24天。
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通常栖息在草丛或植株中,稍有惊扰即飞起,但飞翔能力较弱。其多在夜间羽化,羽化当天即可进行交配并开始产卵。产卵期为5-14天,交配后3-7天进入高峰期,每只雌虫可产卵20-300粒,卵多产在十字花科幼嫩角果或果柄上,成虫的寿命一般为4-16天。
茴香薄翅野螟的天敌包括白僵菌和中华广肩步甲等。在零星发生的情况下,可以不采取单独的防治措施。而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应在幼龄幼虫期喷洒常用的杀虫剂进行防治,以有效控制其危害。
上一篇:温室中球茎茴香的育苗技术探究
下一篇:花旗韭葱:新品种韭葱的魅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