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中,防治病害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对于重病田,建议与粮食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在收获后,可以对病田进行深翻,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上,这样可以将土表层的菌核翻入深层,从而减少病害发生的概率。此外,收获后可选择灌水淹没土壤,持水10-20天,并覆盖地膜,这样能够有效杀死大部分菌核。
及时彻底清除田间及周围的杂草,可以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因此,农民朋友们要定期对田块进行管理,确保没有杂草滋生。
发现田间长出子囊盘时,需立即铲除并将其带出田外消灭。这一措施能够有效阻断病害传播,降低病害发生率。
施用经过腐熟的不带菌的粪肥,并适当增施磷钾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抗病能力。同时,要合理控制作物密度与灌水,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土壤湿度过高。此外,在保护地中种植作物时,需加强通风,降低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覆盖地膜可以有效阻挡子囊盘出土或孢子的散发。采用黑色膜或紫外线阻断膜的效果更佳,有助于预防病害的发生。
在病害初期,可以喷洒40%噻菌灵(特克多)悬浮剂的2000倍液,以起到防治效果。对于保护地种植的作物,可使用3.3%的特克多烟剂,每666.7平方米投放250克,最佳喷洒时间为傍晚,隔7天喷一次,连续进行3-4次。这些无公害农药的使用,将有助于减少病害对作物的威胁,从而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