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球茎茴香是一种从荷兰引进的独特蔬菜,其植株约高70厘米,宽50厘米,具有羽状复叶和扇形的叶鞘,散发浓郁的香气和甘甜的口感。这种蔬菜喜爱肥沃疏松的土壤和湿润冷凉的生长环境,通常在冬春季节进行栽培,病虫害较少,产量高,从播种到收获约需90至100天,每亩产量可达2500公斤。
在9至10月进行播种育苗时,要选择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作为苗床。在每平方米的苗床中加入10克多菌灵和100克复合肥作为底肥,混合均匀后将其平整。
由于球茎茴香种子较细小,建议将种子与细沙混合后均匀撒播,并充分淋水。约一周后种子开始出土,此时需控制水分以防猝倒病。在南方的秋季,由于气温较高,要适度遮荫,并及时去除病弱苗。每隔7至10天施薄肥水一次,促进幼苗健康成长。幼苗生长30至40天后可进行大田定植。
选择适宜的疏松、排水良好土壤,每亩施用100公斤复合肥和50公斤花生麸,混合后整地起畦,畦宽1米,高50至70厘米,沟宽0.4米。
幼苗生长30至40天后进行定植,定植前需将苗床淋湿,然后将幼苗带土移出,注意保护根系。按照0.25米×0.5米的株行距定植,每亩可栽3800株。定植时,确保同一行中株间的叶鞘展开方向与行间方向垂直,以利于侧向生长。定植后需淋足定根水以促进生根。
在生长的前期,为促进叶片快速生长,每隔半个月施一次薄肥水,主要施用氮肥,适量配合磷、钾肥。当叶片开始旺盛生长时,应在每畦周围拉绳防止倒伏。进入球茎膨大期需及时提供充足的肥水,每半月施用30公斤复合肥水,持续2次。同时,可以采用0.2%的磷酸二氢钾和1000倍的复合氨基酸钾进行叶面追肥。
荷兰球茎茴香因其特殊气味和抗病力,使得病虫害相对较少。主要关注幼苗期的猝倒病和腐烂病的防控。控制苗床水分以防止猝倒病的发生,如出现病症可使用草木灰或安泰生进行处理。对于腐烂病,则需注意避免机械损伤,并保持适当的土壤水分。若发病初期,及时切除病变部位并消毒,以防病情加重。
当球茎长至拳头大小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前一周应调控水肥,以防营养生长过旺。在采收时,先割掉地上的叶片,切断地下根茎,并剔除外部破损的叶鞘后即可进行上市。
上一篇:大葱秋季种植及田间管理技巧指南
下一篇:球茎茴香的栽培方法与管理技巧解析